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读后感
手机扫描访问该文章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精选10篇

作者:佚名 来源: 网络 时间: 2019-02-04 19:20:16 阅读: 111次


  《阿姆斯特丹》是一本由[英] 伊恩·麦克尤恩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2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一):一旦通情达理以后,也就很容易越过界限,无所顾忌了

  全书就这句话最让我印象深刻了,虽然与情节无关。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最大的城市,荷兰是第一个安乐死合法的国家。因为安乐死,每年有很多的老年人逃离荷兰为了不被安乐死。然而,安乐死是必然的,任何一个法制民主的国家必然走上这样一条道路。需要不断完善的是指定它的法律和许多界限。好吧,跑题好远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二):假朋友,真自己

  永远不要以为别人有多了解你,当你把你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展露给你所谓的朋友时,你也将自己置身在了别人的砧板之上。人生来是教人孤独的,不要祈求灵魂的同行,只要享受和自己独处的时间,倾听内心最真实声音,所谓的痛苦才会离你远去。只有不相信自己的人才会想要通过伤害别人来拯救自己。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三):布克奖,你离我太远。

  克莱夫是有名的作曲家,弗农是大报社的主编,他俩在前情人的葬礼上相遇了。在命运的捉弄下,两人的事业开始卷入一场意外的危机,使得“最有交情的两位老友”先是将性命托付,可是在彻底闹翻,反目为仇后,又分别将对方“赚”到安乐死合法的阿姆斯特丹,同时要将对方置于死地。

  这是麦克尤恩唯一获布克奖的作品,这是一个匪夷所思而又具有黑色喜剧色彩的故事,这也是一个入木三分的道德寓言。可是我对这部作品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肯能是麦克尤恩他抛弃了他的读者缘故吧。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四):很想说些话

  不知为何都说这本不是典型的老麦风格?难道只是因为没有涉及到早期典型的极端的性欲、暴力等内容?一个作家的风格决不是因为他涉及的题材内容决定的啊,哪怕那是使老麦声名鹊起的最初。在这本小说里,清峻之极的语言、表达,还有那种利落的急转中扑来的尖利的阴暗、悚然都是多么典型的老麦啊。剥去四个男人身上过于blingbling的社会身份,这一点就更是不言而喻了。依然觉得这种社会、阶级、政治色彩的驾驭上,老麦是有些欠火候的,少了些特别,也难以深入,所幸这不是重点。老麦风格明,黑色喜剧有,二者融合起来有很有味道,不认为这是老麦作品里较弱的,也绝对值得一个布克奖。虽然是老麦作品里我读起来最闷最冷的一部,却明显感觉到老麦写作中那种特别舒展的感觉。喜欢。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五):束缚与自由

  当麦克由恩早已受到大家广泛关注的时刻,这才是我看的他的第一本小说,而这第一本,却也是他的非典型风格小说,至少与之前的作品的风格差别有些大。

  原本看到阿姆斯特丹这个名字,以为整个故事是以阿姆斯特丹为背景发生的,而事实并非如此。阿姆斯特丹仅供结局使用而已。

  本来应该是最好的朋友,本来也曾怀揣过美好的梦想,最后,却因为名利地位的束缚,丢掉了最初的本心,丢掉了曾经美好过的人性,而最终,也都为此付出了代价

  一个没有做出惊天动地的音乐,一个丢失了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

  阿姆斯特丹在第一次被提及的时候,多少有些觉得是为了符合书名的牵强附会,可是到了最后,却会发现,那其实是本书的第二场景,它冥冥中就存在在那里,不曾离开过。

  英国给人的感觉就是循规蹈矩,是束缚,是捆绑,严格的等级制度,名誉、地位、权利。而阿姆斯特丹则不同,在那个充斥着大麻的国度,那个安乐死也开始合法的国度,那个橱窗小姐在暗夜绽放的国度……突然,他们就自由了

  他们给了彼此自由,也给了自己自由。

  他们给彼此设了陷阱,也给自己设了陷阱

  结局无比讽刺,最老谋深算的人获得了一切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把敌人的敌人从朋友变成敌人,终究是败局早已注定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六):恐怖伊恩不恐怖

  如书后译者言,此书为伊恩第三期转型之作

  说乃伊恩放下“我执”的一本书,是后续《赎罪》等书的突破口

  如译者言,此书座于伊恩第三期最后,乃真正成熟的窗口,而“恐怖伊恩”之名且为第一期《水泥花园》、《只爱陌生人》等所得。

  如译者言,第二期四部长篇集中体现伊恩在更宽广、更深刻的思维上对于人性和道德的紧张探索,而第一期伊恩不待好具体的时代和北京,只是因为伊恩不成熟,驾驭不了如此文峰,总而言之,第一期不过是标榜个性的时段。

  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始终认为伊恩最好的两本书是《水泥花园》、跟《赎罪》。

  此书乃喜剧,我并非不认同伊恩笔下的喜剧人物,也不否认伊恩笔下喜剧效果的能力。

  如我个人之言,恐怖伊恩真正恐怖的地方,不是对于变态思想的诠释,不是对于人性阴暗面的剖析,而是对于人性心里的描写,那种细微到极致的描写,才是最恐怖的。

  此书乃伊恩唯一一本喜剧之作,我还是存在认同感,或许爱屋及乌,我依然认为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却不认同许多人所说的此书在伊恩所有作品中的地位的说法。

  我并没有觉得伊恩此书有那么大的价值,而此书,其实赖于细腻的描写以及情感的转换,否则毫无可读性。

  我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只有一个,开篇不久,我变猜到最后最后事情的发展,主线人物弗农跟克里夫定没有好下场,不过是滑稽小丑,故事真正的发展在于两个配线人物莱恩跟加莫尼,最后肯定是此二人以谈笑收场。

  总而言之,我猜到了最后,即便是喜剧,此书并没有给我耐人寻味之感,这是我觉得此书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

  见仁见智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七):所谓的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怎么一点都读不出来?如果说是讽刺可能还有那么一些意味。

  作为布克奖作品,的确是很失水准,译者冯涛倒是对此书大加赞赏,说这是作者承上启下的重要作品,是作者风格转变的分水岭,这部书把伊恩麦克尤恩带往里更开阔更辽远的新境界。

  好吧,译者也是读者,其他读者吐槽几句还是可以的吧。

  不吐槽阿姆斯特丹,吐槽一下译者的翻译,可以吗?

  为何冯涛那么喜欢用“之”来衔接句子?据推测,习惯这个用法的译者可能已经超过五十岁了吧。看到这种“之”字的翻译,就像吃到了夹生饭,有些疙疙瘩瘩。不过整本书翻译流畅,读起来挺舒服,还是值得赞赏的。老成持重的风格,略带戏谑的口吻,符合所谓的“黑色幽默”的论调。

  说说本书,克里夫和弗农真是死得其所,互相谋杀,互相安乐死。诶,这个在荷兰真的是合法的吗?这个有待考究!

  乔治原来才是最后的大boss,为了消灭亡妻的情人,手段那叫一个高妙啊。不禁肃然起敬呢。

  看惯推理的自己,突然换换口味,还是挺舒服的,不用期待情节的大反转,不用提高警惕,仔细寻找每一个可能的线索,和作者斗智斗勇。这次,就像是坐上了作者驾驶的大巴,一路慢慢欣赏路上的风景,然后听作者开几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也就这样了吧。

  麦克尤恩在描写音乐方面的功力还是值得赞赏的,估计他也是个古典音乐的发烧友。

  这不,刚才去刀锋书店买了六本伊恩麦克尤恩的书,用来打发时间还是不错的。希望评论界饱受赞誉的两部小型杰作,只爱陌生人,水泥花园,不要让我失望啊。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八):价值观和职业精神

  麦克尤恩早期的作品都是些带有恐怖和邪恶气氛的小说,这些小说追求结构的完善、内部一致性和细节上清晰的自我指涉,就像物理学家构造出来的封闭性实验空间。小说中的角色大多思想放纵、行为出格,摒弃了所有的道德喻意。中期的麦克尤恩逐渐在写作中加入他对社会、政治、道德的思考。虽然他的故事仍然那么形式精致、条理清楚,但视野已变得非常宏大。他已从一个讲述狭小空间+复杂故事的天才,变成能绘制细密人物+壮阔画卷的大师。

  从《黑犬》开始,麦克尤恩就对那些两两相左的价值观感兴趣,这似乎与英国人的党派政治传统有关。《阿姆斯特丹》中的两位分别把守着两种原则,代表着两种从根本上对立的价值观:作为报社总编的弗农认为社会公德是第一位的,个人无论处于什么情况都应该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而作为艺术家的克利夫则认为个人权利是第一位的,任何以牺牲个人权利达到目的行为都是卑鄙无耻的。他们之间的对立既代表着社会观念上的对立,也体现着社会价值的演变。

  把守原则通常是社会精英们的份内的事,社会的真相也体现在他们采取的立场和态度上。鉴定一个社会的好坏也只要度量一下社会精英中正直人所占的比例。这部《阿姆斯特丹》中的所有角色:报社总编弗农、作曲家克利夫、外相加莫尼、出版商乔治都属于社会精英。弗农和克利夫都是忠诚正直的人,加莫尼伪善,乔治•莱恩则阴险。他们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制衡的微妙状态,最接近于真实,结局因而才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

  实际上麦克尤恩这些中期作品中的人物都是社会精英,像《黑犬》中的夫妇琼和伯纳德;《爱无可忍》中“我”和“克拉莉莎”,以及之后《星期六》中的神经外科医生亨利•贝罗安。这些角色精通各自的职业,就像麦克尤恩精通于写作。麦克尤恩不仅极其精通这些人的职业技能,而且用职业精神巧妙地来描划出角色价值观形成,同时也就塑造出了他们的人格。所有这些都会让我们这些一生都在接受职业教育的现代读者感到惊奇,就像莎士比亚将王室人物的心理描绘得惟妙惟肖也曾让历史学家感到惊奇。

  书里几处描述克利夫作曲的段落,麦克尤恩将创作技巧写得非常具体,用奇妙的视听联觉勾勒出了“灵感”的飘逸、迅捷的形象,这当然也是麦克尤恩创作时的心理轨迹。在刊发“外相色情照”那天,弗农在报社中的经历被描绘成一场小型的“战役”,文笔井井有条,几乎可以和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的描写奥斯特利茨战役相比,而在写外界民众对这件丑闻的反应时,麦克尤恩仿佛带着读者摸到时代的神经末梢。

  当然,说麦克尤恩在文学上的才能已接近于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是过于夸大。与这些大师们相比,麦克尤恩的作品缺乏深沉的诗性和戏剧感染力。他的写作构思很少出自对某类型人物命运的关注,而是一些小的偶然而生的模仿动机。比如《黑犬》来自于一次人狗遭遇;《爱无可忍》来自于一张精神病历,这本《阿姆斯特丹》也来自于一个“安乐死”的玩笑。

  不知道麦克尤恩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们似乎从《赎罪》中看到他已经在关注命运和宽恕,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转变。麦克尤恩是个不断重塑自己风格的作家,这种作家本身就是一部“超小说”。如果我们跟着他的书读,会看到一个与世界接触得非常宽广的精神,其关注的重心怎样缓缓的移动;如果我们从他最新的书来解读他以前所写的书,则可以学会如何对自己的精神进行总结和修正。这两者都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我。

  《阿姆斯特丹》读后感(九):做了过分的事,隐瞒就好。

  在写关于这本书的内容之前,我很想先讲述一下读到这本书的契机。

  前几天看到一部日剧,里面有这样一个场景,两个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她们在学校内外一直形影不离,突然有一天,其中一个人(暂且称之为A)在网上受到了严重的恶意攻击,主导者就是她那个最好的朋友(称之为B)。动机是长期以来,B觉得不管是在长相还是学习,还是受欢迎程度,她都远远不如A,A用自己的观念束缚着B,让她按自己的想法做这做那,在不经意间将她变为大家的笑料.....她哭着讲述着这段心理,友谊在她内心里成为最痛苦的挣扎,最后她哭着请求朋友的原谅。可是A却这么回答:你这样太狡猾了,你道歉了我岂不是就要原谅你了,如果要做伤害的事,就隐瞒到底啊,我只要一直和你保持朋友关系就好。

  看到这里,我问我的朋友,如果我对你做过伤害的事,你会怎么样呢?你觉得我们之间如果有谁将自己的观念强加于对方逼迫对方改变的话,你会怎么认为?当时我们并没有能讨论出自己满意的答案。过了几天,她突然发来消息,推荐了我这本书,理由是也许这本书可以回答我们的问题,两个本在自己人生道路上各自发展的朋友如何反目成仇。

  一、互不相干,我们的生活只是平行推进。

  The friends who met here and embraced are gone each to his own mistake.在这里相逢并拥抱的朋友已经离去,各自奔向各自的错误。

  克利夫和弗农,一个是作曲家,一个是报社主编。他们的生活是各自平行推进的。克利夫为了完成自己的千禧年交响曲废寝忘食,到湖区寻找灵感。弗农为了报纸的销量绞尽脑汁。他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但从各自的职业上来看,却是无法产生任何利益上的冲突的。

  而冲突终归是会来临的——共同的好友莫莉的死。全书最有魔力的人物我认为就是这个已死的充满魅惑的女人,她留下的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她充满戏剧性的死亡引出了一系列矛盾纠葛,第一次克利夫和弗农的交集就来源于莫莉的死亡给他们其中的某一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恐惧。

  克利夫在临睡前觉察到的手臂的麻木让他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莫莉的死因,由此联想到的他将和那位好友一样最后无意识的,无尊严的在别人的掌控下无知的死去。他想到了好友弗农,向他提出了请求,

  “假设我已经身患重病,就像莫莉那样,我开始走下坡路,开始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我想确保到时候有人帮我做个了断”,他希望好友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将他送到可以执行安乐死的国家。

  “两个人都意识到,这个请求的性质、它所具有的亲密性以及对于他们之间友谊的自觉反映,已然暂时造成了一种让人挺不舒服的感情用事的亲近感,对此最好的处理方式还是在分手时不要再多说什么”

  看到这句话,想到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的友谊的亲近,让我们要求对方作任何自己认为是由于这样的亲近才可以托付的事,“感情用事的亲近感”,这个短语如同当头一棒。弗农什么都没有讲,只是快步走到街上想叫一辆出租车,很多时候,这样的亲近感,让我们无法拒绝,只能选择沉默,其实沉默也是一种无声拒绝的反映,故事到这里渐入佳境,在我的想象中,我认为也许弗农会在这样的请求中作出一番挣扎,但后来的发展却大大的超出了我的预料。在这里也早已暗含了书名的真实意义。

  不断转换的认同与否定

  克利夫和弗农的行为和观念,不能用简单的对错来形容,在以前的阅读中,很多时候我都会产生倾向于某一个人物的想法,但在这本书里,对于他们,倾向是在不断变化的。

  首先是上文中提到的“感情用事的请求”,我一直秉承着能不麻烦就不去麻烦别人的思想,也由于自己是个怕麻烦的人,也就很少接受别人的请求,由此对于朋友,的确称不上是合格。读到克利夫对于弗农提出的要求,我深刻的理解弗农的犹豫和挣扎,遇到这样的事情,我认为当时他是难以接受的,我的潜意识里也觉得克利夫过于自私和自负,这时我是倾向于弗农的。

  而当弗农接受了克利夫的请求,两人达成了双边协议后,他向克利夫道出了希望公开外相加莫尼的异装癖照片,加莫尼是他们共同的敌人,弗农表面希望的是不能让这样的人当上首相,对于人民来说是奇耻大辱,而内心里却是如何提高自己报纸的销量和公报私仇这样一石二鸟的计谋。这时的克利夫在我看来是有些大义凛然的,他站在好友以及莫莉的立场上,劝阻弗农不要公开这些照片,这在我看来他真正也是为弗农着想的。故事也慢慢引向高潮。

  这样的争吵使得克利夫无法作曲,只得走出家门去湖区寻找灵感,湖区,又开始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他思考作曲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他和弗农的过往。

  他从车窗边转过身来,你就想想吧,不过一个星期前他还向他这位朋友提出了一个最不寻常的,最为推心置腹的要求。真是大错特错,尤其是他左手上的那种感觉已经烟消云散。那不过是由莫莉的葬礼带来的一种愚蠢的焦虑感。是那种偶尔会突然间生出的对死亡的恐惧。可是那天夜里,他竟然将自己纵容到如此脆弱的地步。就算是弗农也向他提出同样的要求,也没有让他感觉有丝毫的自我安慰;弗农为此付出的不过是草草写就的一张通过门缝塞进来的纸条。也许这就是在他们之间的友谊当中存在的......某种典型的不平衡,其实这种不平衡一直都在,克里夫在内心深处也早就有所察觉,只不过总是把它推到一边不肯正视而已,他不喜欢自己产生这种卑鄙的想法,直到现在,没错,如果他肯于正视的话,正视因为他们的友谊当中本来就存在着某种不平衡,昨晚的冲突也就不那么让他倍感意外了。

  他想象了一出戏,他把所有最好的台词都留给了自己,带有悲伤意味、合情合理的洪亮台词,如此浓缩,在情感上又是如此的克制,相形之下其蕴含的控诉也就更其严厉而又无可辩驳了。

  克里夫的内心里一点点的意识到了这样的不平衡,正视了这样的不平衡,他将自己作为受害者的一方,对于友谊进行重新审视,他认为自己的付出得到的只是微乎其微的回报。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在和朋友吃饭的时候想到凭什么这次又是我付账,在整理资料的时候想着凭什么我死了这么多脑细胞还要让你们不劳而获......就我而言,我有过这样的想法,并且就如同克利夫一样,在内心里将自己置于一个无比崇高的位置一遍一遍的向他们质问和声讨,但过后又为自己的卑劣的想法感到羞愧,毕竟那是朝夕相处的伙伴。

  当时的克利夫,最为重要的是他的千禧年作曲,而为了这样的作曲,他作了一件让他一生毁于一旦的错误的决定。

  在湖区,克利夫看到了一个男人正在攻击一个女人,而他却因为当时自己的灵光乍现而选择了熟视无睹,那个男人正是袭击了八个女人的湖区强奸犯,弗农知道了之后,正义的火花在他内心迸发了,“我想你现在就去警察局,告诉他们你都看到了什么”“我正处在完成一部交响曲的最后阶段,这部......”这时的克利夫已被满脑子的交响曲占据,所谓的道德变得微不足道。

  克利夫不该感情用事的提出那样的请求。

  弗农不该为了一己私利残忍的公开个人的隐私。

  克利夫不该因为自己的工作而丧失人性的关怀。

  弗农不该因为报复而向警察举报克利夫对于罪行的熟视无睹......

  在阅读过程中,在一次次认为的不该中,两人的性格不断的暴露在我们的面前,两人的友谊在一次次的争吵和不和中渐渐破裂,也就有了开头的那句话:在这里相逢并拥抱的朋友已经离去,各自奔向各自的错误。

  最后,他们怎么可以将曾经以友谊为名达成的协议,作为将对方置之于死地的枷锁。

  三、关于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它在书中所代表的是一座执行安乐死合法的城市。最初的阿姆斯特丹是他们可以生死相托的友谊的象征,在那个感情用事的请求中,克利夫将自己最为软弱和胆怯的一面展现在了当时最好的朋友弗农的面前,阿姆斯特丹成为了他想象中的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中可以保持尊严的死去的城市,更是他对于弗农全部的信任和托付。

  当时读到那段请求时,并未想到阿姆斯特丹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会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更对于作者以此为名有着很深的疑惑。在故事的最后发展阶段,两人反目成仇,对对方怀着的心情竟从当初的生死相托转变为欲杀之而后快,阿姆斯特丹成为了他们彼此为对方设想的死亡场所和自己逃脱罪行的天堂。这时的阿姆斯特丹仿佛从圣地变为了藏污纳垢的地狱。

  四、所谓友谊

  无关利益,我们也可以短戈相向。人心真的是一个很微妙的存在,最亲密的恋人也会在一个星期有那么一两天想掐死对方。最好的朋友也总会时不时的憋着怒火,觉得对方简直不可理喻。事后又会对自己当时的卑劣的想法愧疚不已,长此以往,难免出现一次真正的山崩地裂。

  书中的两人到底是积累了多大的怨念,导火索的力量强大到让他们冷静而残酷的杀死了对方。在我们的世界里很少会出现这样的桥段,再过怨恨也终归连动手甩对方一巴掌都难以实现。我们无法要求自己的朋友按自己的想法去生活,更无法让他们达到自己内心里所划定的完美伴侣的标准,那么,当我们在此相逢和拥抱的时刻,该如何使彼此在而后的道路中不再越走越远。积累的怨念终归会在时间的长河中一点一点的消散,我在高中时和合租房子的朋友矛盾重重,一直到高考的前夕都在不断的冷战中度过,跟很多人抱怨如何受不了她哪怕再细小不过的言语和行为冒犯。不过到了大学,所想起的都是她美好的一面,懊悔当时为何不懂理解和珍惜。也许真的就像开头所讲的那样,做了过分的事一直隐瞒就好,我只要和你一直保持朋友。

本文作者的文集给他/她留言我也要发表文章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请联系我们删除